|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定远县宗教历史(2)

定远县宗教历史(2)

关键词:定远,宗教,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定远生活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dingyu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0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教活动停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本县回民的宗教生活逐渐正常。1987年,由政府拨款和当地回民捐款4万余元,对二龙街南头清真寺的大殿和三间北讲学堂修缮一新,并新建了望月楼和四间水房。
  1989年定城清真寺在当地回民捐助和政府拨款支持下,集资2万元,新建了一座60多平方米的大殿;藕塘、池河、二龙乡小岗村等地的清真寺也均修复一新,并聘请了阿訇主持当地的宗教活动。
  各地清真寺均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组织,由当地有声望的穆斯林组成,负责管理清真寺寺务,并决定聘请来的阿訇到期去留问题。关于阿訇的生活来源问题,在本县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当地群众集体负担,二是政府适当补助。对有影响有声望的阿訇,政府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并作适当安排,先后有5名阿訇被聘为政协委员,其中一名当选为政协副主席。
  1990年,本县的经寺阿訇有7人:黄希雨(二龙)、童茂森(仓镇)、马自治(池河)、王邦才(定城)、黄义金(二龙)、穆世战(三和)、朱锦年(藕塘)。散班阿訇6人:王邦志、杨崇贞、沙业祥、黄殿成、王邦龙、杨云山。海力凡4人:朱耀立、黄俊、王远安、穆书友。全县共有穆斯林教徒一万余人。
  伊斯兰教的“教典”为《古兰经》。其教规很严,最突出的一点为禁食猪肉;同时教徒食用牛、羊、鸡、鸭、鹅等动物肉时须请阿訇宰杀;新生婴儿须接受“洗礼”,请阿訇起“经名”方可入教。回民男、女结婚,要请阿訇念“尼卡”(证婚词),方为合法夫妻。回民死后不超过3天即行安葬。临终前要做“讨白”,死后要代为沐浴净身,穿白色礼服,由阿訇念经举行丧礼。然后将尸体装入“经匣”(俗称“卡八”),抬到坟地土葬完毕,将“经匣”抬回。死后7日、40日、百日、周年要举行追悼仪式。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请阿訇宣讲“古兰经”,并做油香,以示纪念。   伊斯兰教比较隆重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期间,清真寺内外张灯结彩,回民身穿节日礼服聚集清真寺内,宰牛羊、做油香、沐浴、礼拜、听阿訇宣讲教义。此外,农历十月十五是“法图麦”奶奶会。这是回族妇女的节日。是日回族妇女身着节日礼服,戴上“盖头”、“面罩”前往清真寺沐浴,开经纪念圣母法图麦,然后互邀作客。本县回民如无特殊情况,均准时参加这些活动。
  本县县城回民还有“老坟会”。农历正月初六为忽姓,初七为杨姓,初十为穆姓。是日回族老幼均聚集清真寺沐浴、听经,然后前往祖坟地祭悼祖先。

第四节 基督教

  民国8年(1919年),美国牧师夏九典到定远西乡耿巷、朱家湾一带进行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此后,在炉桥建有教堂5间,仓库5间、小学5间、子孙堂5间、门房3间。合计6幢30间房屋,占地面积2.5亩。不久,在定城东大街租了阮根茂家三间瓦房为教堂,开展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先由夏九典兼任传教士,继由李玉田(外号老山东)传教。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教堂停止活动。   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基督教活动一度恢复。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活动再次停止。
  1983年,根据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宗教局批准,在全县开放基督教堂4处,即年家岗乡教堂、能仁乡教堂、靠山乡教堂、永康乡教堂,拥有信徒3,640人,义工传道人员25人。这些开放的堂点均成立了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小组。
  基督教信仰上帝(或称天主),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经。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每年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一般都在该夜举行圣诞音乐崇拜等。12月25日为圣诞节,该日举行圣诞礼拜。每年农历春分后首次月圆的第一个礼拜日,为复活节,教会举行仪式纪念耶稣死后复活;复活节前三天即礼拜五是受难节,教会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以上三大节日,基督教教徒无特殊情况,都准时参加。
  基督教在本县主要圣事有两种,即洗礼(或称浸礼)和圣餐(或称擘饼)。受洗的人必须是信仰基督、明白教会的基本道理的人;领圣餐的人必须是受过洗礼的教徒。
  1985年,报经滁县行署民族宗教事务科批准设立教堂8处:定城镇教堂、炉桥镇教堂、孙集乡教堂、朱湾乡教堂、西卅店乡教堂、范岗乡教堂、三和乡教堂、藕塘镇教堂。有教徒10,810人,其中包括全县各乡镇临时聚会点


和自发点的教徒7,200余人。这些教堂相继成立了“三自”爱国小组。活动内容除每周星期日进行主日崇拜外,还有每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的小型聚会。
  1990年,全县共有教徒11,705人,并成立了定远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组,下设十二个小组。
  定城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由张士爱(系安徽神学院毕业)牧师任组长,王春英任副组长,有成员7名,分项负责管理教徒活动。并由教徒自愿奉献5万多元,在县法院南兴建教堂8间、办公室3间、牧师住房3间;备有音响1组;内设圣台一座;有长板凳200条、小凳子50个。计有教徒500余人(妇女占多数,其次是农民和商人)。
  炉桥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由范传国任组长,范维中任副组长,有成员5人,负责管理教徒活动。有教堂7间,内设圣台一座,有长板凳80条、小凳子120个。计有教徒638人。
  年家岗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屠乃波,副组长费海桃、官永素、崔北品,有成员10人;有教堂4间;有教徒400人。   能仁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陈树贵,副组长张开平、韩名常,有成员9人;有教堂4间;有教徒400人。
  靠山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何忠芳,副组长李善英,有成员9人;有教堂(租赁)4间;有教徒200人。
  永康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单国琴,副组长宋学峰、陈学华,有成员7人;有教堂6间;有教徒450人。
  孙集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邓学如,副组长李树珍、杨中英,有成员7人;有教堂3间;有教徒200人。
  朱湾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臧开群,副组长耿广兵,有成员6人;有教堂4间,有教徒200人。
  藕塘镇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林锦全,副组长张仁力,有成员9人;有教堂4间;有教徒410人。
  三和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江守富,副组长高义仁、祝玉贵,有成员7人;有教堂3间;有教徒400人。
  西卅店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陈忠祥,副组长李增福,有成员9人;有教堂4间;有教徒400人。
  范岗乡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组长陈茂广,副组长王少兰、萧永玲,有成员11人;有教堂6间;有教徒400人。

第五节 天主教

  清朝光绪末年,法国神甫明立道在凤阳县府城西门口兴建一座天主教堂和一座修女院,建房103间,占地16亩,作为传教场所。教堂分隔成男教堂和女教堂,计有教徒千余人。民国初年,意大利神甫钱世勋接管凤阳县天主教堂,进行传教。当时,定远县天主教系凤阳县天主教堂管辖,本县未设天主教堂。因此,定远信仰天主教的信徒都前往凤阳县府城天主教堂参加活动。民国36年(1947年),牛洪志(中国人)主持男教堂教务,修女韩书英主持女教堂教务。至“文化大革命”前,仅有教徒30余人。“文化大革命”初期,此教停止活动。
  天主教系基督教的一派,其教义分“理性教义”和“启示教义”,有信经12条。教规有“十戒”、“四规”;礼仪有圣洗、坚振、忏悔、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圣事。教阶分教皇、主教、司铎(神甫)三级。
  1982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蚌埠天主教堂恢复活动。本县西卅店、靠山一带山区约有30多人到蚌埠天主教总堂过天主教生活。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