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定远县境内主要文物名胜

定远县境内主要文物名胜

关键词:定远,文物古迹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定远生活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dingyu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40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定远县历史悠久,历史文物极为丰富。建国前,无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建国后,县文化馆代管文物工作,县政府多次下文和在会议上强调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1956年,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工作始入正规,当年所藏文物约300件。1966年县举办“扫四旧”展览,大部分文物列为“四旧”参展,展后多数文物流失、毁坏,分散县境的地面文物亦被视为“四旧”,横遭破坏。1972年文教局设立文化组,兼管文物,开始对出土文物进行征集、登记。1977年,文化局成立文物组。1984年,文化局组织区、乡(镇)文化干部20多人,进行文物普查和文物资料的搜集工作。普查证实,三国吴都督鲁肃墓、南宋许国公董槐墓均被夷为平地;明代功臣胡海、冯国用、吴良、陶福等墓前的翁仲、狮、马、羊、碑记等石雕幸存无几。1990年本县所藏历史文物285件,陈列于文物保管室内,革命纪念物则全部收藏在藕塘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
  一、古文化遗址
  侯家寨遗址 位于县城西45公里的七里塘乡袁庄村。1978年春发现,为台形,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分4个层次,顶端分布多座西汉土坑竖穴墓及东汉砖室墓。省考古研究所1985年5月沟探,同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375平方米,出土夹砂红褐陶、红陶胎器物釜、盂、鼎、壶、及磨制石器、石奔、铲和骨器钓、针、锥等共300多件,还出土大量兽骨、鱼骨、陶器残片等,被初定为江淮流域原始社会早期文化类型——侯家寨文化。是本省1979年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九梓遗址(陈思古堆)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的九梓乡街西一华里,省考古研究所沟探,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1米,东西宽59米,高8米,堆积较厚的灰层中夹有红烧土,地层表面已垦为熟田。从采集的灰、红、黑等陶片及器物的底、口部残片观测,陶质火候较高,轮制,有绳纹、波浪纹、堆纹等,初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当地人多叫陈思古堆,曹操四子曹植曾被封为陈思王,传说死后葬此。
  邵家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的靠山乡邵家村东,张家坝出水渠道与原水沟流经处。由于遗址低于地表1.82米,常年被流水冲刷,时有各种兽骨和陶片等发现,遗址灰层厚0.32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省考古研究所沟探并采集到磨制石器、骨器及猪牙、多种脊椎动物、鱼类骨骼,还有大量粗灰、黑陶片,初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二、古墓葬
  (一)古人物墓
  嗟虞墩(虞姬墓) 位于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谭村旁。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园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呼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批:巾帼千秋,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即是此处。
  清《定远县志·邱垄》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60里,近东城,高6丈,墓上草呼‘美人草’,宋二苏卫夫人皆有诗”。查该志艺文篇有宋二苏“虞姬墓”诗,范成大亦有诗。
  苏轼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苏辙诗:“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至今穷。艰难独有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范成大诗:“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鲁肃墓(或鲁肃祖母墓) 明《定远县志·邱垄》载:吴都督鲁肃墓在县城东北隅(位于现在机关宿舍楼4—5幢之间),墓系较大土堆,原有碑记等,历经兵燹早已无存,后又不断取土垫城河建房,现已夷为平地,没有深挖记载。《三国志·吴书》载:鲁肃死后,孙权“亲临其葬”,则应葬于江东,是否归葬,暂无资料可考。而《吴书》却载有,鲁肃率众从家于居巢后,其祖母病故,曾“归葬故里”,故有说此墓乃其祖母墓。
  兰玉墓(兰府址) 位于县城南偏东30公里二龙乡(王回岗)街上,现府址已平,附近生长丛丛斑竹,尚存无头石狮一对,表柱石础一个,凉国公井一口,井壁为三棱形砖砌成,原深33米,现深16米,石柱绳印较深。有说兰玉伏诛后,其全家悉投此井中死。也有说,兰玉伏诛后,兰府亦毁,其遗体葬于原卒址。以上均无从考证。
  董槐墓 清《定远县志·邱垄》载:“许国公董槐墓,县西察院后,(注:即现在建设小学内西南角)。康熙癸已年(1713),知

县张景尉立华表、墓道,邑人凌涛题碑。”墓似馒状大土堆,直径约30米,墓的南边置一宽约60公分,长约2米的石墓碑。“文革”期间原有的墓堆、华表、碑记等均被毁坏。惟墓西小巷名董公巷,沿用至今。
  胡海墓 胡海归附朱元璋后,从百进都督佥事。洪武十七年(1384),功封东川侯,十九年以征南将军讨平邓州、九溪后乞归故里,二十四年七月以疽病卒,享年63岁。清《定远县志·邱垄》载:“东川侯胡海墓,县东南十五里。”现查,胡海墓位于本县城南偏东15公里的胜利乡胡村河旁。该墓被河水长年冲刷裸露,后被盗掘,现存墓石门及少量石象残部。墓地附近还发现胡母林夫人读圹志碑一方,已残裂,文字可辨。
  (二)古墓群
  谷堆王汉墓群 该墓葬群位于县城西39公里的青洛乡谷堆王村西南角,墓地距地表不深,地表早垦为农耕田。
  1977年4月,省考古研究所曾发掘9座,其中4座有盗洞,两座被折砖破坏。墓均为长方形墓室,有耳室,具有东汉早期特征。出土物以陶器为主,有釜、甄、灶、井等;实用物有五诛钱、剑、斧、矛等。所有出土文物均存于省考古研究所。
  歪岗汉墓群 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的靠山乡黄圩村西1公里处。系群众在耕作时发现,“文革”期间被掘,出土一批画像石,由附近村庄拾去作它用,其中大部分被洗去画面或砸断砌于墙上。现存9块,其中3块较长较厚的被凿成牛槽饲牛,均存于黄圩村。该地仍存有石室墓。被凿成牛槽的3块画像石图像,一块是侍奉(人物),长1.8米,宽0.4米,厚0.37米;另一块是乐、舞、技(人物),长1.90米,宽0.41米,厚0.28米;一块是车骑出巡,长宽度不详。其余大小不均,均为盘龙和禽兽图像。
  三、古建筑
  (一)关帝庙 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的靠山乡街北。1985年存有走廊大殿3间,小砖瓦结构、四明柱,其梁、檩、托等均精刻各种花纹,间或见镂空雕,大殿中梁向下有墨字“大清道光岁次乙已年腊月念二日寅时主持僧和慧募化众位人等立”。证明庙系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垣墙上砌有重修关帝庙碑3块,分别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三十一年(1766)、乾隆三十二年(1767)立。现为靠山小学办公室。
  (二)陈铎祠 位于县城西北33公里的靠山乡古城集村。祠分两进,每进3间,院内西面尚有厢房2间,祠东连山墙另有前三后三庙房6间,墙上半腰砌有“光绪二十年桂月X日立”(1895年)砖刻。从马头墙小瓦结构初察,系明、清建筑。原祠内正殿有陈铎坐像及两侍者站像,墙上内壁有壁画和陈铎画像,厢房陈铎妻及妹泥塑坐像,祠旁庙内有泥塑菩萨像。现祠、庙均木朽墙歪,属危房。《陈氏宗谱》载有:其先祖陈铎偕妻、妹3人在田中耕耘,值项羽穷追刘邦,邦至此求救,先祖见其诚厚,指道旁枯井,邦乃下井,项羽问先祖见人否?先祖指向前,项羽追至河边未见,返回问先祖,不答,搜枯井见井口蛛网甚密,盖无从下人,杀3人后离去,刘邦得救。刘邦就帝位后,以先祖有功,乃封之为阴陵忠义王,封其妻为一品夫人,封其妹为忠贞姑,建祠以祀。   (三)刘会桥 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的耿巷乡桥刘村池河上。明《定远县志》载:“昔刘、项会兵于此”,桥因此而得名。现桥长23米,宽1.5米,高8.7米,五拱,两端孔径为1米,中三孔孔径为2米,木桩基础上卧以条石,条石上竖立石磙,每墩17磙,计6墩。原有重修碑记,现已佚。
  (四)桥上桥 又名百炉桥、北炉桥、五孔拱桥。位于县城西45公里的炉桥镇西,跨窑河支流之上。原通寿春(现寿县),因河床经年淤塞而废。宋代在原桥基础上建造七孔红石板桥,后又淤平。明代又在桥上建起现在的五孔大桥。现河水漫溢,桥只达桥西一岗。岗下尽为沼泽,河水稍涨,桥、岗均没入水中。桥长45米,宽3.7米,高4.4米,五孔,中孔径3米,两侧孔径分别2.82米、2.33米,砖石结构,部分砖横头有阳文“桥”字,白条石栏杆,条石上刻有莲花花纹,所有榫缝之间均塞有铁片,十分坚实。现白条栏杆不全,桥砖剥蚀严重,行人往来稀少。为证实桥系桥上桥,1984年,县交通局组织人力试掘西端一孔下方,果见桥下有红石板桥,红石板桥下仍有桥(待详考)。桥两头原有碑记17块,十年浩劫中石碑被打毁。岗西侧尚有几块碑底座和碑帽可见。有说三国时,曹操曾于此兴建百炉冶炼兵器,为方便外运,兴建此桥,百炉桥缘此得名,后渐演变为炉桥镇。
  (五)太平桥 位于县城东30公里的池河镇西。据清《定远县志》载:“太平桥,池河镇西,地通驿道,洪武八年(1376),知县朱玉造。道光六年(1827)冲圮,七年补 建。”又据 现存桥碑载:光绪四年(1878)五月谷旦池阳关锁池河分司朱汇元重修。池河系古驿道,明代建都南京后,南京至凤阳往返频繁,为免涉水和洪水期两岸不通,乃修此桥。原桥13孔,现桥11孔,砖石结构,高9.65米,白石栏杆,饰狮32只,其形各异,栩栩如生。桥右设五彩洞 ,桥两头水门洞各一个。民国27年冬,国民党桂系部队从滁县向北撤退时,为断日寇尾追,炸毁居中三孔。1949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将被炸三孔改建为木材面。1957年,公路站又改建木面月形钢架桥。1980年增建钢管桥栏。1984年定—滁公路改道,在原大桥南修建新桥,此桥已不再行车。该桥除桥面被炸改建外,其余砖石结构为原貌。   四、纪念地
  (一)吴圩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
  民国19年8月19日,县城西南30公里的吴圩一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皖东地区首次武装暴动。参加暴动的农民有5000多人,奋战14天,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因叛徒出卖,领导人戴国兴等人壮烈牺牲,起义随之失败。指挥部设在山人刘(现属站岗乡)村西一个大院内,1984年只存草房一间。
  (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民国28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邓子恢任政治委员。不久,江北指挥部迁至本县大桥一带的一家大院内。29年1月改江北指挥部前委为皖东军政委员会。原址三间土墙草房,原貌仍存。
  (三)刘少奇住地
  民国28年11月29日,刘少奇化名胡服率徐海东和中原局机关到藕塘附近大赵家,与张云逸、邓子恢会面。江北指挥部曾于枣树王附近山坡上举行7000人的欢迎大会。刘少奇主持召开多次中原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领导抗日战争。刘少奇当时住在枣树王群众的一间草房里。现房虽翻盖原貌未变,所用的方桌、睡觉用的门板均在。   (四)藕塘革命烈士塔   位于县东南35公里的藕塘镇街东。抗日战争时期曾建有烈士塔,系新四军二师所建(碑文附后)。民国31年竣工典礼时有谭震林、徐海东、罗炳辉、张劲夫等数千人参加。35年新四军奉命北上,国民党军队将陵园全部拆除。
  1964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拨给专款,重建藕塘革命烈士塔。纪念塔坐落藕塘东首,塔身尽高17米,正方锥形,塔基分为内、外两层,塔座高度为8米,外座边长为20米,内座边长为8米,上、下座四周均用混凝土灌铸。纪念塔呈灰白色,庄严肃穆。塔的南北两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塔的周围栽植花草树木。塔南(面)建有坐南向北烈士纪念馆11间,中间正面(粉壁)墙上是省政协主席张恺帆题写的“藕塘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馆西头设接待室,馆东头设有烈士骨灰陈列室。室内陈列数百件先烈遗物、遗像。《英名录》上记载了1万多名为国捐躯的先烈英名和可歌可泣的事迹。纪念馆内分设6室,陈列内容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烈士事迹简介;抗日战争要图;日本侵华罪行等。
  1980年经上级批准,成立藕塘烈士陵园管理处,配3名工作人员。
  从1966年6月竣工对外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数万人次前来凭吊、瞻仰。尤其是清明节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以解放军高级将领、离退休干部较多,本县的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机关干部更是络绎不绝。
  附:1944年藕塘烈士纪念碑碑文。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第二师烈士纪念碑。
  路西,襟江带淮,左津浦而右淮南,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芦沟桥事变以来,国民政府虽则高喊精诚团结,实则包藏祸心。消极抗战,致使半壁河山沦于敌手。日军铁蹄所至,玉石俱焚,奸淫掳掠,杀戮同胞,中华民族浩劫空前。兵燹之后,盗贼蜂起,田园荒芜,哀鸿遍野,庐舍为墟。我新四军第二师奉命仗节东征,奋发忠勇,百战百胜,屡挫 敌焰,旌旗所指,倭寇披靡,拯百姓于水火之中,登斯民于衽席之上。师行所至,鸡犬不惊,军民一致,敌忾共仇。皖东大地,赖以光复。广大人民无不以手加额,弹冠相庆。我根据地政简刑轻,颂声载道,人民开业,百废俱兴。国民党对我民主政府之诸多建树,未予丝毫赞许,且亦视若仇雠。为其媚曰:“求和”。无视民族大义,忘煮豆燃萁之讥,行亲痛仇快之实,悍然高插反共之帜,对根据地兵戎频加。我二师江淮健儿为保卫路西人民,为尽忠国家民族,为保卫抗战成果,不顾腹背受敌,赴汤蹈火,效命疆场,义无返顾。洒热血,抛头颅,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与倭奴喋血战斗中,我二师将士以身殉国者数以千计,其中共产党员七百九十余人。为旌表烈士殊勋,地方绅老耆宿群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并立碑以志,俾使忠魂有托,以慰英灵。值兹胜利曙光在望,河山光复指日悟,于是为记。
  师长 罗炳辉
  政委 谭震林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注:碑文作者系淮南津浦路西分区参议会秘书张职(已故)起草。以上碑文是根据残碑所存文字之意以及部分人回忆所补全。
  (五)凌家湖烈士碑
  民国37年,定凤怀县怀二区区委书记王平(原名宋长岳,凤阳县曹店人),率领区大队部分人员,从寿县东南转向凤阳山途中,在本县青洛乡凌家湖附近与国民党桂系部队及当地土顽遭遇。经过三昼夜激烈战斗,死伤敌500多人,王平等19位干部、战士壮烈献身。战场附近群众为烈士们英勇顽强和必胜信念所感动,自筹款项,于1949年7月13日在烈士牺牲地点举行隆重的立碑典礼。
  该碑高1.7米,宽0.7米,厚0.15米。碑正面上方刻有:“浩气长存”大字,碑中刻有“凌家湖群众为王平等19烈士纪念塔序”,两旁刻烈士名单,左有陆从善、张海龙、谢传仁、赵明知、张学如、唐玉朝、李志墨、张学献,唐大海;右有李洪先、王培香、林明才、贾长柏、秦国财、司克兵、房金福、赵友魁、王勇善。碑面左右刻有“流尽一滴血,灌溉百样花”对联。碑阴刻有碑文:时当民国三十三年,匪首蒋贼,历史罕见。与美帝,狼狈为奸,抗战消极,内战当先,撕毁政协,推翻和谈,腥腥血手,首燃淮南。我为民利,留下精干,坚持敌后,打击土顽。时而山地,时而平原,出没无常,英勇善战。时送情报,时送饷弹。我诸群众,拥护空前。正因如此,触怒匪犯。集结兵力,清剿频繁。时逢去岁,参凌秋天,王等烈士,不幸遭险,陷敌重围 ,血战终天,一以当十,百以当千,寡不敌众,呼救无援,毅然决然,永别人间。当斯今天,大敌就歼,新立中国,即将出现,红色的旗,到处招展,灌溉的花,普遍放艳,我等后辈,饮水思源。
  特立灵塔,聊表纪念。
  现墓碑完好,立于县城西45公里的青洛乡凌家湖农场。
  (六)余海清、汪立斌烈士墓
  位于城西南30公里的九梓乡杨马村铁匠王西南1公里三板冲荒岗上。墓系土堆,无碑文。民国31年2月,津浦路西军分区司令部命令余海清、汪立斌各率部共约200余人,从定合县驻地朱家湾向县城西阻敌,当先头部队进入十八岗时,与定城下乡“扫荡”的日伪军遭遇,由于敌众我寡,双双在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余海清、汪立斌烈士,本县曾设海清区(西卅店一带)、立斌区(十八岗一带)。
  (七)革命烈士墓群
  王小庙烈士墓群 位于县城东南观寺乡马厂村金王东侧。原是公有庙地,现可见坟丘共117座,安葬约500名烈士遗体(有多名烈士共一穴)。墓群约2万平方米,存有碑记两块,其一记载某部营长张华龙在路东阴集战斗中牺牲移葬这里;另一块亦是记载某营长墓葬(姓名不详)。民国29—32年,新四军二师卫生部设在观寺乡东南官塘陈村,医院下设3个分所,一分所在官塘刘村,三分所设在马厂村。先后有黄桐庙、大塘赵、站家岗等战斗伤病员均转送到这医治,医治无效牺牲的就安葬在王小庙。
  大钱家革命烈士墓群 民国31年春,新四军二师医院二分所曾一度住在岱山乡大朱家村。发生在五尖山、郝朗庙、站家岗等战斗中伤员,一部分送到这里治疗。先后约300名重伤员医治无效牺牲,遗体先安葬在大朱家和瓦屋刘交叉的乱坟岗上。民国32年秋,根据地情况好转 ,师卫生部和崇山村商定,将乱葬烈士遗骨重新检骨用“筋盒”装殓,移到仁和乡崇山村大钱家山头分7座将“筋盒”堆砌合葬,当时立有详细烈士姓名、职务木牌,现已不存。该墓群占地东西长约80米、宽20米,各墓底直径4米,高2米。该墓群由崇山村干部负责维护,现完好。
  三板冲革命烈士墓群 位于吴圩乡北集村境内,共有烈士墓38座。墓系土丘,安葬烈士数不详,无碑文。民国20年9月18日,本县吴圩农民暴动领导人之一戴国兴烈士,也安葬这里。墓群分三个集中点,占地约1800平方米。安葬在这里的有黄桐庙、占鸡岗、谢黑头围子、王华锦围子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其中以王华锦围子战斗牺牲的烈士最多。
  五、出土文物
  1956年,县馆藏文物约300件,“文化大革命”中,出土及馆藏文物散失严重,至1990年底,县馆藏文物285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古铜鼎、战国古铜剑、汉代铜洗等,特别是1989年以来,从永康、靠山境内征集的34块汉代画像石,其石刻画面反映了汉代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的一个侧面,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六、名胜
  韭山洞 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韭山。韭山以盛产野韭而名,又以群山连绵别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山名韭山洞(九山洞),群众有称“仙人洞”。洞口处于崇山峻岭之间,悬崖峭壁之上,常有人持 可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